【成果轉知】探討氫能合作與突破 台日澳氫能論壇強化亞太能源供應鏈
首屆「臺日澳氫能論壇」 8月29日在台南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舉行,三方就氫能技術的商業機會與發展路徑共同探討,深化台日澳氫能合作與產業鏈結。
經濟部能源署副署長李君禮強調,2050淨零排放是台灣的重要長期目標,需加強再生能源與前瞻能源技術的發展。氫能是實現淨零轉型的關鍵,技術突破與國際合作至關重要。日本擁有完整氫產業鏈,澳洲則有豐富天然資源及再生能源,三方合作將促進氫能的國際發展。
論壇中,台灣、日本及澳洲專家分享了氫能合作機會,並進行商談交流,期待能促成更多國際與國內氫能業者的合作機會。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副代表服部崇指出,氫能發展符合減緩氣候變遷的趨勢,三國應攜手展示解決方案。
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介紹了日本氫能政策與技術發展,包括氫能基本戰略和氫能社會推動法等措施。澳洲商務處也分享了澳洲的氫能機會。此次論壇為台日澳三方氫能合作的重要交流,將為國內氫能技術發展注入新動力,並強化未來合作關係,期待帶來更多創新與突破。



【成果轉知】壯大南方產業 邁向永續淨零
工研院以南臺灣產業需求為核心,擴大舉辦「壯大南方產業 邁向永續淨零產業成果聯合特展及技術論壇」,共同宣誓邁向淨零。此次活動匯集逾20位專家之產業洞見與趨勢分析,現場並聯合展出以南部產業為主軸的創新科技成果,包括「南方雨林計畫」中的化合物半導體、氫應用、低碳智慧製造、循環再生等超過30項淨零技術與產業化成果,並提供淨零策略顧問諮詢,攜手南臺灣產業共同提升競爭力。
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強調,南臺灣是我國重要的工業科技重地,減碳亦是各企業努力的目標。經濟部未來在「智慧科技大南方產業生態系」推動方案下,將由工研院與業者合作,在臺南推動下世代半導體的元件系統整合應用與展示,以及建立晶片暨系統整合服務平台,另外配合2050淨零排放路徑,亦將積極建構零碳能源系統助攻產業低碳升級,發展去碳電力、新興能源,來使電力系統達到淨零,包括綠氨轉氫、燃料電池應用等淨零科技。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政府自2016年起強化產學研合作,高度鏈結相關能量,將沙崙這塊寶地,以大南方創新技術研發櫥窗之型態,吸引國際大廠進駐,引領臺灣在前瞻晶片、資安與智慧科技領域大步前進,擁有與國際競爭的能力,驅動全產業創新。為部署大南方產業發展,工研院積極投入氫應用與功率半導體的技術研發,包括:啟動「沙崙氫應用示範驗證平台」,期能在全球氫能賽局中,搶占先機。「南方雨林計畫」功率半導體的產業化應用,加速推動在車用電子、綠能電子、高頻通訊等領域,助產業脫胎換骨。未來,期盼在政府支持下,工研院將持續發揮跨域研發能量,助南臺灣產業以科技力厚植未來競爭力。

工研院Ecube移動式能源解決方案能將白天的太陽能儲存起來,無論晴雨、晝夜,皆能不間斷供應綠電,讓市集擺攤更減碳!

工研院打造沙崙氫應用示範驗證平台為臺灣首座再生能源產氫、輸儲及應用示範驗證場域,2023年更催生出新創公司「氫豐綠能科技」,目前已與國內外超過15家廠商合作。

工研院結合南部循環材料產業能量,建置「化合物半導體粉體製程及晶體驗證實驗室」,特別導入日本德山半導體設備結合工研院自主開發的檢測平台,協助碳化矽長晶業者導入應用。

工研院「淨零策略顧問」,希望提供企業從策略先行、結果導向的顧問輔導到實務應用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同時以全院跨域整合能量,從智財戰略角度幫助企業獲得營運成長所需的彈性資金。

工研院協助奇美自主生產聚碳酸酯,投入碳捕捉技術,並利用國產創新觸媒及製程, 將二氧化碳作為原料,開發全球新一代固碳PC製造技術。

工研院聚焦電動車關鍵需求,開發耐壓1.7kV碳化矽元件,兼顧高耐壓與低損耗。通過高效碳化矽元件的應用,讓電動車顯著減少碳排放,能提升性能和效率,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雙贏。
【綠能科技】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E-Cube)
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是一種結合綠能科技與智慧城市的創新解決方案。
E-Cube 透過整合太陽能發電、儲能系統以及AI整合應用,提供隨時隨地的綠色能源供應。其設計靈活且可快速佈署,適合各種應用場景,特別是在缺乏穩定電力供應的地區或需要臨時供電的情況下。
E-Cube綠能智慧杆示範驗證
•工研院綠能所與鼎硯工程合作開發的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與智邦科技開發的智慧杆,進行電力上的整合調度,讓智慧城市與永續淨零的概念結合。未來不論是公共照明、WIFI還是智慧安控,不僅兼顧淨零碳排的標準,即使在電力不穩的情形下,也可透過綠電與儲能技術維持正常運作。台南市政府也將持續協助業者完成技術驗證,創造數位與淨零產業合作模式。

E-Cube綠能智慧杆示範驗證
•工研院綠能所與鼎硯工程合作開發的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與智邦科技開發的智慧杆,進行電力上的整合調度,讓智慧城市與永續淨零的概念結合。未來不論是公共照明、WIFI還是智慧安控,不僅兼顧淨零碳排的標準,即使在電力不穩的情形下,也可透過綠電與儲能技術維持正常運作。台南市政府也將持續協助業者完成技術驗證,創造數位與淨零產業合作模式。

E-Cube綠能市集
•市集攤位電力完全仰賴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能設備,實現節能減碳和淨零推廣目標,也打造文創小農市集新形態,展現環保科技應用價值,讓人深刻體驗綠色能源便利與效益。

E-CUBE移動式太陽光儲設備
•太陽光電板:提供再生能源綠電
•儲能設備:儲存來自太陽能的綠電
•AI應用:配備有邊緣運算伺服器,可導入AI虛擬導覽員互動、人流影像分析。
•室內空間:可提供市集或活動直播間

【綠能科技】臺灣首座氫應用示範驗證平台
工研院透過科研整合建構氫能產業發展平台,於沙崙科學城建立一系列氫能技術示範驗證平台,再生能源綠氫儲能、分散式電力系統、氫載體混燒/發電技術以及氫料源純化應用,作為國內產業技術練兵基地,協助企業擘畫淨零碳排路徑。
技術特色:首座再生能源產氫、輸儲及應用技術示範驗證場域
1.運用場域建置之1MW太陽光電
2.2套國際級商售電解產氫系統(PEM/AEM)示範運轉中,電解總功率達100 kW,產氫量20 Nm3/h
3.氫氣/電池複合儲能電量達500 kWh
應用範圍
1.鈀膜氫氧純化技術推動:協助半導體業、石化業、冶今業導入鈀膜純化技術,擴大製程餘氫回收再利用
2.氫能發電系統技術推動:建立本土化氫能及燃料電池發電系統技術,應用於移動載具、備援電力及分散式基載電力
3.首座氫能生產、輸儲及應用示範驗證場域:整合再生能源電力調節、電解產氫系統、複合式氫能/電池儲能、氫能發電與燃燒應用等技術,完整呈現氫能產輸儲用之示範驗證園區,作為我國氫能產業先期技術驗證平台
減碳效益
1.工業餘氫發電應用提供備援電力,解決產業碳排
2.大型電動載具增程動力,取代傳統油車,降低交通載具碳排
3.建構零碳氫能示範園區:以沙崙綠能科學城場域之MW級再生能源、複合式氫能/電池儲能系統及分散式氫能電,打造淨零碳排之氫能生產、儲能及零碳自用電力示範模式
創造價值
因應再生能源變動特性,快速調整產氫功率,未來可配合大規模再生能源調節及電網調度需求,進行氫氣儲能及發電,不僅強化電網韌性也提高再生能源使用效率。

【綠能科技】儲盈科技引領AI數據中心備用電池市場的技術先鋒
儲盈科技憑藉其深厚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和儲能建置經驗,成功進軍AI數據中心的備用電池市場。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2022年全球資料中心、AI與虛擬貨幣的耗電量約為460太瓦時(TWh),預計2026年將突破1000太瓦時(TWh),相當於日本全國的用電量,同時也顯示電力供應對AI發展的重要性。
儲盈科技提供全方位的電力穩定性與可靠性保障,特別是在AI數據中心、3C產品和電動車等領域。其技術長謝芳吉強調,儲能系統的安全性取決於電芯和電池的設計。儲盈科技的專利STOBA鋰電池技術材料和高孔隙率隔膜,能在高溫下延長電池壽命,並抑制外部衝擊引發的連鎖反應,通過嚴格測試降低熱失控風險。
此外,儲盈科技推出了具AI技術的電池管理系統(AI-BMS),能實時監控電池狀態,提供及時保護和失效模式預測,實現智能化電池管理,提高使用效能。
儲盈科技開發的512V/50Ah磷酸鋰鐵電池機櫃,適用於各品牌備載不斷電系統(UPS),已在光電半導體工廠穩定運行超過8年。這些電池具高倍率放電特性,能在電網異常或斷電時提供快速響應的備載電力,並具有成本競爭優勢。
儲盈科技致力於為高算力數據中心提供不同的電源備載方案,並積極開發專門供AI數據中心UPS使用的電池機櫃,以滿足較長時間的備載需求。公司基於穩固的電池技術和強大的售後服務團隊,提供7x24小時即時服務,協助企業達成永續環保且安全穩定的能源利用,為AI產業提供穩定的電力保障。